今年長話短說吧,無疑Formula 1: Drive to Survive(以下簡稱為 DTS)是拍給layman看的。
(以下內容會透露劇集的部分選材)

早前有關製作紀錄片的倫理與方針的討論大量湧現,莫說攝製隊無孔不入會受人非議,就連導演藉影片自說自話也會惹來嘩然。但如果問及製作人的意見,他們可能會回答「不這樣做便甚麼也拍不成了。」
面對既定事實,這次在DTS 5會看到不只一位車手在影片內嘗試與DTS作對話,是明嘲暗諷之中帶著更多無奈,成年人「人工包埋」,也只能學懂用笑容交代不滿,不過今次在DTS 5我發現到一位舊人忽然彈出,這人就是紅牛領隊Christian Horner妻子Geri Horner。Geri在節目中擔當「工具人」並非首次,在DTS 5她會給丈夫讀出軍情,又會代導演與車迷向丈夫提出尖銳的問題,只是這次Geri更是老實不客氣,趁著有攝影隊在場的時候給平時率領千軍萬馬的丈夫來一記有味笑話。能夠反過來操控DTS的被攝者,Geri可能是5季以來的第一人。

然後想到了在DTS 5接近完全隱形的紅牛真正造王者Hannah Schmitz,未知Netflix幾時有勇氣踏進大數據策略分析這片早已不是新鮮事的重要領域?

正如我在前季的分享已表明,揭露真相不會是DTS的首要任務——2021年改寫戰局的race director Michael Masi的下場固然不提,2022年賽車規格大改亦只是輕輕帶過,日本雨戰亦將焦點集中在主場出擊的角田裕毅、糊裡糊塗之下衛冕了世界冠軍的韋斯塔本,與開始傳出2021年使費超出預算上限的紅牛車隊。但需要知道的是,日本站最令人詫異的一幕是賽會為求加快清理賽道,竟然在能見度接近零的情況下派遣龜速的工程車駛上跑道,幾乎在同一場地複製一次最終讓Jules Bianchi送命的意外。事發於2014年的Bianchi意外是人禍,而結果是賽會頭痛醫頭推出了HALO裝置;至於2021年人類犯上重複的錯誤,DTS 5隱去不提亦似乎很合理,取而代之的是英國站周冠宇翻車幾乎翻進觀眾席大難不死的驚險瞬間,是一如所料的熱血劇情。

無疑是犯賤,每年都在找碴子,但找碴子的前提是每年上架都需要即時觀看。當今年看到結尾出現下季預告、當F1穩住Austin、今年攻陷Miami、明年將要登陸Las Vegas……不禁會想:Drive to Survive系列是否將可以功成身退?還是像NBA那樣不定期找一些主題繼續生產紀錄片,會來得更有彈性和更有創新的空間?
Drive to Survive 4:用測不準原理看F1
Netflix在開拍Drive to Survive 4時更見鋪天蓋地,他們的鏡頭已達到無處不在的地步。紀錄片原意為了捕捉當事人最真實反應的一刻,但當大小場合都出現了攝錄機這部探測儀,到底還有誰是在飾演自己?
Drive to Survive 3:照辦煮碗帶更多的錯過
Drive to Survive 3本來有一些更難得出現的素材有利突破,但感覺上製作團隊仍然未有好好把握,只是照辦煮碗地再製作了10集賽車紀錄片出來。
阿布札比大劇場——再談F1的核心價值
2022新賽制下充滿不確定性,韋斯塔本與鐵定今季完後退出F1的本田如果在今季未能圓夢的話,在2022大洗牌後勝算可能更低。但,你會想今季的F1結局是用這種方式決定嗎?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