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聯首登德甲以來戰績逐年攀升,四個球季內已達成歐協聯、歐霸、歐聯大滿貫。這家主場館容量只有22,000的地區球會要踢歐聯可不是易事,在「鋼鐵」(球會文化)與「煤炭」(財源)之間,柏林聯選擇了部分的妥協。
Fankultur 球迷文化
弗賴堡已離開使用了67年、位於黑森林入口的德萊薩姆球場。弗賴堡因為球場的設計缺陷,每年都需要「拿permit續命」;新主場歐羅巴公園球場則容納到35,000人,估計耗資7,600萬歐羅。
Stefan Appenowitz就指出海外仍有球會「擁有不能動搖的球衣設計。巴塞隆拿永遠是藍、紅相間、國際米蘭是藍、黑,祖雲達斯則是黑、白。在德國只有一家球會仍保有它自己的標記——史特加胸前的那條紅帶。」
歐超聯出師未捷身先死,路明尼加或成最大贏家。
賀芬咸、利華古遜繼2013年「幽靈入球」後再次合演歷史性的一仗,為短命的「德甲週一場」寫上句號。
就算是同一個德國球場,同一個疫情,遇著三家賽會就可能會出現三套制度。
漢尼斯口中「不可行」的球員薪酬上限,在德國開始有人討論。而在大球會苦尋節流辦法的同時,來自草根階層的球會、球迷勢力亦蠢蠢欲動,希望藉疫症大洗牌的機會整頓球壇,尋求更公平、更能持續發展的遊戲規則。
立銅像?高普:「我還想多活三、四十年。」
在15年前,奧格斯堡經歷了球會史上最苦澀的敗仗,但這場敗仗亦標誌著一次興盛的開始。
50+1技術文
大家一直以為球證只是副業,其實在疫症之下他們在財政上都受到很大打擊,但當復賽如箭在弦,這些球證又要全速準備就緒、再次向球場內外展現出專業的一面。
情與義,值千金……(終於拉到包尾的柏達邦出場)
Felix Tamsut:「我希望這些次文化在社會上能獲得更多注意。Ultras視自己為城市的代表,所以他們會在認為適當的時候伸出援手。」
2008年拜仁對利華:三點半、自製企位、啤酒,就只欠了條香腸。
純用球迷角度看的話,送禮送到入球場的行程比砌球場來得更有吸引力,但要做送禮勤首先還須不斷備禮。
德國職業足球界曾嘗試力挽狂瀾,但就在這個「黑色星期五」,他們終於繳械投降。
《時代週報》評論員Christian Spiller 希望大家在譴責ULTRAS破壞球賽的同時,亦嘗試理解他們的動機。(試過有ULTRAS想偷運煙火入場,在我身前十米走火爆炸)
雲達不來梅和37歲少帥哥菲特在開季前才剛剛續了約,新合約期直至2023年季尾,而現時雲達已經開始在降班區徘徊,20輪聯賽過後位列第16。
“Draxler”我當然想譯成「格斯拿」,但亦當然不會有人理睬,唯有取其中庸繼續叫「達斯拿」。如又果當初大家肯跟規矩將“Deisler”統一叫作「戴斯拿」而放棄受英文干擾的「迪斯拿」,現在便根本不用費神解釋「戴斯拿」究竟是指“Deisler”定還是“Draxler”。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