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事電郵收到大量不可思議的訊息,實在難以面對或者忽略。」施華耶(Felix Zwayer)在 2022 年 1 月由 SKY 發表的訪問片段中提及柏林警方書面告知:「網上有針對我的死亡威脅。」
「當你三天後還要為國際賽(歐霸盃皇家蘇斯達對燕豪芬)執法,會發生甚麼事?就是當你一如 15 年來的習慣收拾好行裝、離開家門準備與妻子說再見時,卻發現她哭成淚人。」
引述自德國足總裁判主管 Lutz Michael Fröhlich 在一月初發表的消息:施華耶正按其意願暫停候命。施華耶在多蒙特對拜仁慕尼黑的聯賽大戰中表現備受抨擊,賽後更被多蒙特球員比寧咸等批評、暗指他(在這場比賽中)受賄——這位現年 40 歲的球證在 23 歲時曾以旁證身分捲入主球證 Robert Hoyzer 的操控賽果案。
話說比寧咸在多蒙特以 2:3 落敗後感到十分失望。在球證施華耶沒有判多蒙特獲得十二碼、又吹罰多蒙特在禁區犯手球之後,比寧咸接受挪威電視頻道採訪時說:「當一場德國最大型的足球比賽安排了一位曾捲入造假醜聞的球證,你還可以期待些甚麼?」
死亡威脅絕對不能容忍,亦不能視之為合理……(但就算安排比寧咸與施華耶會談,)一個 18 歲的比寧咸在這種對談中應該要說甚麼才好呢……不過我們多蒙特會方就隨時可以展開會談。
多蒙特對拜仁賽後三日,多蒙特體育總監索斯在就施華耶被攻擊一事的回應。
德國足總裁定比寧咸作出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判罰 4 萬歐羅,球會已承諾分擔部分罰款。多蒙特行政總裁華斯基表示:「我們跟他(比寧咸)談過,我們會按個比例攤分要繳交的罰款。接受處罰是因為我們想平息事件,亦想確保他可以繼續作賽。」
當年施華耶究竟有沒有收過錢?
根據德國足總在 2006 年 5 月 18 日發出的判決文件,由時任德國足總代理主席 Rainer Koch 擔任法官(Rainer Koch 本身是法學家出身)的體育法庭裁定,施華耶在 Robert Hoyzer 的賭博醜聞中洗脫了操控賽果的嫌疑,而施華耶更對揭發案件起了關鍵作用。」
但關於施華耶收受 300 歐羅的指控仍然存在。根據判決內容作假設,Robert Hoyzer 是在 2004 年 4 月 30 日烏帕塔爾 SV(Wuppertaler SV)對雲達不來梅 II 隊的地區聯賽賽前給予旁證施華耶金錢,令施華耶可以避免「烏帕塔爾 SV 出現任何險情」。只是沒有證據顯示施華耶在這場比賽中下達任何違反競技原則的判決。
時至今日,施華耶對此事的說法截然不同:「我從沒有收受金錢,我從未被明確告知會有或曾有比賽造假。我亦從沒有因為要操控賽果而在羅拔那邊收取過金錢。」當施華耶被追問下去時他再補充:「任何人都沒有。」
施華耶一再重申他沒有接受過這筆金錢。回到 2006 年 5 月,施華耶就經律師撰寫信件給 Rainer Koch,指自己只因出於程序上的考慮而接受這一段判決,事關他看不到有可能在法律上駁斥 Robert Hoyzer 就一件私事所作的證辭。Robert Hoyzer 最終被判監兩年五個月,同時被德國足總判處終身禁止接觸足球事務;施華耶本來亦被判停賽約半年,但德國足總出於保護證人而要暫停施華耶的工作,兩項命令變相同期執行。連同案件揭發至判決前的一段時間,施華耶有約一年半絕跡於德國球壇。到現在施華耶再一次否認指控,而案件沒有出現新證據的話亦無法重啟。
(註:2008 年 7 月,Robert Hoyzer 因在獄中行為良好獲提早釋放,並在與德國足總和解後得以在柏林的地區聯賽球會任職,現時職業不詳)
施華耶去留即將揭曉
施華耶在 1 月 SKY 的訪問中透露自己仍未決定會否重返德甲擔任球證:「現在有兩道門擺在前面,一道門會帶我重返足球場,另一道門則會把我帶到不再有知名度、不再有這種壓力的美好私人生活。」然而剛踏入 2 月,《踢球者》即有報道指施華耶已私下透露復出的意願,由此可知他已經打開了重返足球場的那扇門。施華耶正參加由歐洲足協舉辦、原定於塞浦路斯面授、現因歐洲疫情仍然嚴峻而改為網上進行的三天課程:「幸好歐協不會質疑我應否上課。」
參考資料:
[1] kicker (18/01/2022)
[2] Zeit (09/12/2014)
[3] Süddeutsche Zeitung (19/1/2021)
[4] Welt (18/01/2021)
[5] Sportbuzzer (07/12/2021)
[6] DFB (05/12/2021)
[7] 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22/1/2022)
[8] kicker (01/02/2022)
再見星期一
賀芬咸、利華古遜繼2013年「幽靈入球」後再次合演歷史性的一仗,為短命的「德甲週一場」寫上句號。
德甲復賽,球證準備就緒
大家一直以為球證只是副業,其實在疫症之下他們在財政上都受到很大打擊,但當復賽如箭在弦,這些球證又要全速準備就緒、再次向球場內外展現出專業的一面。
1966 年世界盃決賽:靴斯三個入球都可圈可點
唯一解釋是:球員到了最後一刻都仍然集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