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寫足20年的讀書報告——寫於柏林圍牆倒下30年

檔案羅密歐, 提摩西賈頓艾許, 汪仲, Projekt Anderen, Timothy Garton Ash, The File: A Personal History, 時報出版, 真不該……中譯本連作者姓名都串錯。

很多人看畢《竊聽者》(Das Leben der Anderen)深受震撼,驚訝於東德情報機關對平民百姓無孔不入的監控,我則有點麻木了,因為在多年前已讀過Timothy Garton Ash的《檔案羅密歐》(The File: A Personal History),而且讀過不止一次。

早年曾到某大出版社面試,小時讀的書有不少出自這家,在我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面試時難免帶着崇敬的心情。「老總」其中一道問題是:試談談一本你喜歡的書。霎時間我能想起的素材不多,即時想到的就只有這本了。

這次面試當然沒有下文,那時候我只是想我的答案「太不學術」、「太沒有傳統文化氣息」、「欠缺深度」;現在回想起來,才驚覺自己根本是錯在「思想有偏差」啊。

Checkpoint Charlie, Berlin, 2004

Projekt Anderen
2004 年攝於柏林 Checkpoint Charlie。現在已很難想像得到,當時柏林圍牆倒下了還不足 15 年。

經過檔案開啟的過去,我發現,並非原樣重現的過去。就算沒有經過開啟的動作,沒有新的文件、或另外一個人的記憶幫助回憶,每個人的回憶都隨着時光的流轉以及環境的變化。有的變得模糊,有的反而更清晰,有的逐漸圓潤,有的則更發尖銳。[……]然而,在我展示新文件給她看以後,等於為她開啟了一扇新的記憶之窗,但也因此關上了其他的窗門。(第118頁)

以上一段我在第二次閱讀時有很深感受。

檔案、諜影,就是當我在報章讀完書評後便買了這本《檔案羅密歐》的原因:作者是牛津大學歷史系博士生,1980 年循英國、東德的文化協定進入東柏林的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當研究生,但因為他的歷史系學生和兼職記者的雙重身分(駐外記者從來都是敏感人物,但總不會拿着旅行簽證做記者的工作,被發現卻又要裝作平民挑起事端,脫險後又大鑼大鼓表明自己的身分是記者),很理所當然地被東德國安部「開file」,人物代號「羅密歐」,不斷從龐大的線人網絡動員滲入作者的生活圈中,刺探似有還無的情報。德國統一後倖存的國安部文件經整理後開放供當事人查閱,作者於是根據這些檔案辨認出當年就在身邊的線人,並嘗試重新聯繫對方,希望能還原這一段個人的歷史。(也就是《檔案羅密歐》原書書名所指的 “A Personal History”)

在這次的尋覓中,我沒有看到一個明顯天性邪惡的人。但是,每個人都很軟弱,任由環境塑造他們。人性,他們都太人性了。然而,他們的行為的總和卻是一大邪惡。有人說的好:那些從來不必面對選擇的人,永遠不會知道當自己居於那個位置,或當另一個獨裁政權再起的時候,會如何表現。這麼說來,我們能譴責誰?同樣地,我們又該原諒誰?「千萬別原諒,」波蘭詩人奇格紐.赫伯特寫道:
別原諒,因為你實在沒有這種力量
以那些一開始便被出賣的人之名,原諒他們。

(第258頁)

以上所說的便是 Banality of Evil。我絕對不會採用「平庸之惡」這錯誤而多歧義的譯法,我的理解與這篇文章的上半部一致,不再贅述。

正所謂人生苦短,自大學年代起,會再讀的書本已不多,但因緣際遇之下,我重讀了《檔案羅密歐》數次,不敢說這本書很有深度,但每次重讀都會有不同的切人點。初讀,當然衝着檔案、諜影而來,動機簡單而純粹,能吸收的只屬皮毛;第二次讀時則集中留意作者對人類重構甚至混亂過去的本性,還有德國限定的war guilt概念;第三次則是我首次踏足德國的時候,我帶着這本唯一與德國有聯繫的中文書籍,度過一程又一程的長途火車。

IC2312 Leipzig-Berlin Zoologischer Garten, 2004

Projekt Anderen
IC2312 Leipzig-Berlin Zoologischer Garten, 18/8/2004

我再一次把書翻了出來:無孔不入、無中生有的東德機關,身邊滿佈線人的日子,耗費大量社會資源飼養一班烏合之眾去證明一個清白的人清白……. 書的時候又怎會想到,有一天會在手機上「追蹤」作者,直接觀看他重返柏林所發出的訊息……對啊,30年,推倒柏林圍牆15年後我首次踏足柏林,如今又再溜走15年了?

讀歷史最可悲之處,便是眼白白看着人家已做了先驅、做了死士,後來者卻仍深信自己將會與眾不同,昂首沿着前人的滅亡之路一步一步走下去。


大帝退位:碧根鮑華的光芒與陰影

碧根鮑華先後以自由人、教練與夏天童話作者三個身份把世界盃包攬回來。這接近半世紀的時空裡,不少人在想,要是沒有這位法蘭茲,德國足球還會是現在般的模樣嗎?

走訪長洲界石(Boundary Stones in Cheung Chau, Hong Kong)

Even most of local Hongkongers may not realize, that there was a “westerners-only zone” in the south of Cheung Chau. This area was back up with ordinance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and its boundary was marked with 15 boundary stones (B.S.). After WWII those B.S. were abandoned, though not demolished deliberately, at least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