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5 月 30 日,慕尼黑
我一直盤算著,假如我睡著的時候雨沒有停過,慕尼黑便已經連續下雨 30 小時。
第二晚旅舍來了3位女性同房,有一個應該是被我嚇跑了,整晚沒有回來;剩下一位加拿大人和一位日裔巴西人。後者不住邀請我:明年來巴西看世界盃吧,我可以招呼你!
嗯,好意心領了。一來走不動,二來南美實在太貴,三來,成數真的不高。
網上一直討論著,當然盲目唱好的大有人在,我當時給的批語是「審慎悲觀」,因為硬件真的不夠:中場是鑽石級,但前面只有一個很勁的老而不,後面比下有餘比上不足。軟件方面,說實的自 2012 年後我十分不喜歡路維,有高路斯和沒有高路斯的 4-2-3-1 是天堂與地獄,但高路斯已經 36 歲,場場打嗎?恐怕提早報廢;慳住用嗎?又怕大意失荊州。而一貫理性的圍內人都知道,冠軍總需要三線出眾,還要再加一點運氣,一說到這裡,禁不住又漏出幾滴汗。
起行前又再出現一大輪傷患。老實說,萊斯傷出後一天我便平伏過來,真正令我感到可惜的,就只有拿斯賓達。還有,我認,高美斯趕不及復出我是十分高興的,大家不用要花心思去猜他幾時行幾時不行,目標清晰了不少。
以下則剛好是一個將不利因素壓制至接近零,同時又將有利因素發揮到無限大的故事。
2013 年 6 月 4 日(回歸香港時間)
我拿了一段沒有媒體翻譯成英文和中文的報道作私下討論——德國隊首席球探放風謂:有見巴西太熱,為減少前場球員來回跑動距離,建議改打 4-2-4。當時已在想究竟是來真抑或擾敵,因為聽上來瘋狂之餘又好像頗合理。

6 月 17 日,德國 4:0 葡萄牙
路維原來改打 4 中堅,在我來看他是絕對相信中前場的統治力,然後在中、後場之間一刀劈開,4 條柱躉就像變成永不渡河的象 / 相。夠嚇人吧?路維玩新思維啊,不再是 2012 那位一路向西的路維啊。
看來巴西真的很熱(天氣 / 國家隊亦如是),雙方都切換至省電模式運作,不是雙方擁躉的球迷定必看至爆粗,但賽果是 4:0,德國連續第四屆首場射入 4 球或以上,4 球已是「最低位」。
P.S. 當晚穿了侯姆斯,結果他得分後被對手撞傷,提早退下火線,我還是忘形了,罪過罪過。
6 月 22 日,德國 2:2 加納
本來不打算外出,但結果還是冒著雨到場,今次學乖了,改穿舒尼達,總不成加害於古人吧。結果我在完場後才從袋中拿出是日爆缸的梅拿。
又是「第二場症候群」,路維叫拿姆推前打防中是看中了他攻防上的準繩,但今次失第 2 球則完全暴露了弱點:從慢鏡頭看,拿姆橫傳中路,但他的視線是被隊友完全遮擋的,等同蒙面傳球,就此被看不見的對手後上偷截得分。每次見他在中場和其他巨人「拼搶」便感到心寒:他這樣打能捱到 7 場嗎?
看球廿多年,超必通常是由對家使出的。但變數提早在今晚出現了,他叫做高路斯。落場第一次觸球便同時追平賽果和世界盃入球紀錄,整個銅鑼灣都地震。
成功使出超必當然高興,但接下來便要擔心:打第二場便被揭底牌被迫出 Plan B,之後遇上再強的對手還有後著嗎?
從以後事情發展來看,應該是沒有(可以見人的)Plan C,只不過最後關頭當 Plan B 久攻不下時換回 Plan A,又給它弄好了而已。
Weltgeisterschaft 2014 (2)
交收時重遇了一位中學師兄。決賽當晚他直截了當問我:「風聞你擁有某種特殊能力,請問對巴西當晚你穿的是甚麼?」
Weltgeisterschaft 2014 (3)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2014年限定。
葡萄牙 2:4 德國——不變中有萬變
德國無疑藉著今場4:2大勝衛冕冠軍提升了自信心,但最後一場分組賽面對匈牙利,預計德國需要再作調校。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