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 You Can’t Never Leave:《陰目偵信》觀後感來了一次Predestination

Error,陰目偵訊電影版,何啟華,Dee哥, 入場觀看《陰目偵訊》獲贈以Error四子造型設計的換衫公仔卡。

(以下內容不會透露電影的故事佈局)

在觀影前的一晚,已成為prisoner of my own device的我本已成功掙脫擺佈準備關去睡,就在這時,電視機內的YouTube隨機點播了一首老歌*,我就這樣站在電視機前看了七分鐘。電影剛開始不久,BGM傳來的是似曾相識的重編旋律,我還在想怎麼會如此相似的?接下來老闆問小太郎(何啟華):你可以彈奏這個嗎?只是很遺憾看到最尾有爆笑彩蛋,但也沒有把整首老歌完整地彈一遍。

說《陰目偵信》(Yum Investigation)只是一部「Fans電影」未免過於苛責。場景多集中在舊樓室內沒問題,簡單CG亦沒問題,基本故事架構我是收貨的。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當中有幾多是為Error而改我不知道,但在電影中,你會覺得是Error場外的人設為故事補完,是他們令那些演技上的瑕疵、接近三級的笑位與平素認定的九流港產片套路區分出來。只是觀影之際亦無可避免地reload了一次:Error的確較Mirror更難散班。

完場亮燈,偌大的影院人影加起來十個也不夠,而在這不足十人之中,有趣是有不少是年紀較大,但又很清楚笑位在哪的朋友(如無意外,他們都是404),構成了第二層奇景。就算是“Barbenheimer”獨佔了暑期市場,《陰目偵信》也掙得一定數量場次,因此在撇除Error四子fan club包場之後落得如此狀況委實難堪。在暑假中段、盂蘭將至的檔期,這套輕鬆搞鬼的電影理應可以獲得更多關注。

而網上有組織有隊形的打壓和批評,則令我更感好奇。正如用老歌開了個頭卻沒有埋尾,無疑是未夠心思、是港產片的一貫弊病;套用這些人的準則,九成港產片都不會合格,但怎麼來到這時才如此嚴謹?強行植入訊息而打爛了自身的故事結構,我歷來看過的就只有一部:《逆向誘拐》。

*那一首被神秘力量超前植入的老歌在此。順道奉勸各位電台DJ:原曲全長六分半,你沒有預留那麼多的時間就請不要試圖播放。


The First Slam Dunk觀後感

時至2022年末,《男兒當入樽》電影版“The First Slam Dunk”終於在日本率先公映,進入2023年初,電影亦可以與香港觀眾見面。如果真的要彌補遺憾、要在兩小時內說好故事、要在歷史的長河裡多找一個錨點、是要選定2022年的話,“The First Slam Dunk”應已算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