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對細機抱有浪漫的幻想,也未至於要計較「大mon更食電」甚至「大mon耗用更多數據」(沒想到吧?),只是守財奴的信條是:加錢買大mon、買memory都是不智,除非你用來搵食、除非你用來打機。當然還因為我同時有一部iPad處理大閱讀量的工作,所以相對而言對手機的屏幕大小要求沒那麼高,自然更不願意投放更多金錢在手機上。
至於怎樣才算是一部小號手機?我第一部手機Nokia 8210才算是嗎?得承認用家的觀感很容易受商家的安排和宣傳所左右。而對當下的我來說,「細機」的定義不是能放進褲袋,而是可以——單手轉機。這是很自然隨意的小動作:拇指、中指夾著手機,再用食指反復推動,而全程不能改變自轉軸。只有這樣才算得上是細手機。
前傳:iPhone使用經歷與教訓
無奈隨年月成長,開始感覺到眼力轉差(因長期看電腦屏幕而早得老花,是行業裡常見的職業病),當蘋果再玩一次「舊機殼塞入新CPU賣平啲」推出iPhone SE2,given手掌不會再成長、褲襠也不會再長大,亦唯有順勢而為,轉用長大了的4.7吋屏幕了。
回想再前一部iPhone 4S(也就是本人的第一部iPhone),那時候是託朋友以「員工價買舊款」方式購入這部上一代的旗艦機(現在都變成舢舨了)。沒錯是慳了一筆,但也就白白用少了1年。這可以說是廠商的詭計,用不斷更新變強的軟體要求來拖垮硬件,4S給我的教訓就是當發現安裝新OS後運作不暢順時就要忍手停止更新,同時間apps也要停止更新,用「N波滑行」的方式捱到理想的後繼機面世。
就住用細機的所謂限制
我的iPhone 4S大概只用了3年多便要退役,其實我不太滿意。但又未想過後繼機iPhone SE(SE1)用足4年,運行速度仍然十分堅挺。現時出現在我身上的最大制約是:
容量
本來我用16 GB完全沒有問題,但Apple近年將所有清空記憶體的免費app下架,對我這類「度縮」用家來說是天大的噩夢。當沒有這些「清垃圾」app輔助,你會發現那些cache、垃圾內容勢力驚人,它們既會不受控地增生之餘,還好像懂得讀心,手機剩下多少容量它們就長得有多大,有時候Facebook之類的社交、通訊程式可以滾大了足足兩倍,就算重施昔日慣技如「hard reset大法」、重刷iOS之類,都幫不了多少,近半年來我的手機已經放棄了安裝facebook app,只能用網頁版(網頁版使用時當然沒有那麼爽,但聽說網頁版耗用的數據比app版還要少,「朱生」好應該檢討一下)
電量
SE1自升上iOS 12後開始「電量倒水」,雖然有時似是OS有bug干擾了電量顯示,但整體而言都是倒水級,眼見幾次重大更新後都沒有改善,便開始覺得問題根源在於SE1已經虛不受補,要認命了(剛檢查過SE1的電池損耗率是35%,應該未至於做得出倒水特效)。
度縮用家用SE2,得失有幾多?
蘋果在2020年4月推新SE,明顯是衝著我們這班舊SE的忠心用家而來:把新的CPU塞入舊的殼,恐怕就是僅有的新增研發成本,而新SE最最重要的一點:由認樣的Face ID 回歸認指紋的Touch ID!我才不理你的容貌識別做得有多精準,你開機時為甚麼一定會與手機四目交投?我用Touch ID的話,由屁股後拔出手機的一刻已經解鎖了;還有,你的尊容走在街上已隨時可給人拍下,但你的指紋不會。iPhone SE2回歸Touch ID,固然是受制於它的「母體」iPhone 8,但我很希望到了一天要為SE2找後繼機時,已經有一個更好的解鎖系統取代Face ID。
細機與當代旗艦機比較 (括號內的spec屬同時期的旗艦機) | iPhone SE aka. 用iPhone 5機殼包住的iPhone 6S | iPhone SE2 aka. 用iPhone 8機殼包住的iPhone 11 Pro | 用「細機」的後果 |
---|---|---|---|
上市日期 | 3/2016 (9/2015) | 4/2020 (9/2019) | 遲買平幾嚿 |
跟機iOS | 9.3 (9.0) | 13.4 (13) | |
Chip | A9 | A13 Bionic | 打和super |
CPU | 1.80 GHz dual-core 64-bit ARMv8-A “Twister” | Hexa-core (2x high power Lightning cores at 2.65 GHz + 4x low-power Thunder cores at 1.82 GHz) (2.66 GHz +1.82 GHz) | 打和super |
記憶體 | 2 GB | 3 GB (4 GB) | 一般用途之下表現差距大極有限 |
電量 | 1,624 mAh (1,715 mAh) | 1,821 mAh (3,110 mAh) | 盡用一日都不用充電就已經合格 |
顯示屏 | 4.0 in Retina (4.7 in Retina HD) | 4.7 in Retina HD (6.06 in Liquid Retina) | 被升級,硬食 |
重量 | 113 g (194 g) | 148 g (188 g) | 被升級,硬食 |
後鏡頭 | 12 MP | 12 MP (主鏡頭) | 我有孔洞恐懼症 |
前鏡頭 | 1.2 MP (5 MP) | 7 MP (12 MP) | WHO cares |
網絡 (只列出部分) | LTE, Wi-Fi (802.11 a/b/g/n/ac), Bluetooth 4.2 | LTE, Wi-Fi 6 (802.11ax), Bluetooth 5.0 | 打和super |
解鎖 (除輸入密碼之外) | Touch ID | Touch ID (Face ID) | 等到SE2反而更合意 |
其他 | WHO cares | WHO cares |
上面已說過我心目中的細機就是可以單手轉機,而SE 1跳至SE 2,對我來說則正是由「可以單手轉機」進入「唔可以單手轉機」的分水嶺。再之後點算?長久以來嘴邊總掛上一句「再之後用回老人機就算」,但我又會不期然想起橫山光輝《三國志》這有趣的一幕。

拿高士文在拜仁失利的真正原因?
經過傳媒大肆報道之後,拜仁慕尼黑終於在一日後發出聲明,證實拿高士文不再是拜仁的教練,而拜仁的新教練將會是去年秋季被車路士解僱的杜曹。
賀芬咸跌至榜尾無阻重返50+1
德甲第24週,弗賴堡中場球員堂安律(Ritsu Doan)於89分鐘射入奠勝球,主場以2:1擊敗賀芬咸全取三分。賀芬咸經歷德甲八連敗後積分已被史浩克04超越,今季首次跌至榜尾位置。賀芬咸在為可能出現的首次降班作準備的同時,班主賀普亦放風會把自己的「豁免特權」交出,讓賀芬咸重回「50+1」的懷抱。
Drive to Survive 5:攻陷賭城後能否功成身退?
Drive to Survive系列已進入第5季,亦預告了明年將會推出第6季,那麼過了season 6後又是否將可以功成身退?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