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屏幕前斷斷續續看了F1賽車30年,一直有個疑問:假如只是某一車手的鐵粉,而他在第一圈還未跑到你面前便已經出局,餘下的時間將要怎樣捱下去?
Category Archive: 不足為外人道
三十年前,買一本汽車雜誌三十元,裡面講F1的就只有數頁,附帶而來的便是那些ABS、風阻系數、四輪碟剎等基礎概念。如今一本全賽車的雜誌逆市而生,頁數少得多,但整本都是寫賽車,大家只擔心這個年頭刊印實體雜誌會否賠盡老本。
說《陰目偵信》只是一部「Error Fans電影」,未免過於苛責。
Drive to Survive系列已進入第5季,亦預告了明年將會推出第6季,那麼過了season 6後又是否將可以功成身退?
時至2022年末,《男兒當入樽》電影版“The First Slam Dunk”終於在日本率先公映,進入2023年初,電影亦可以與香港觀眾見面。如果真的要彌補遺憾、要在兩小時內說好故事、要在歷史的長河裡多找一個錨點、是要選定2022年的話,“The First Slam Dunk”應已算完成了任務。
陰謀論就像把一大堆隨機出現的點連成線、砌成心目中想要的模樣,但現在反而會覺得,你儘管不需要完全取信,但你在研究、整理的過程中涉足大量的天文史地知識,總會有所得著。
《X檔案》既要將科幻、懸疑、驚慄、冒險一網打盡,最好使好用的黏合劑莫過於人情與幽默感,尤其是莫霍斯的那些。
Netflix在開拍Drive to Survive 4時更見鋪天蓋地,他們的鏡頭已達到無處不在的地步。紀錄片原意為了捕捉當事人最真實反應的一刻,但當大小場合都出現了攝錄機這部探測儀,到底還有誰是在飾演自己?
至少現在會明白,《X檔案大電影》未必是想說服大家「南極UFO」真有其事,但它確實是在嘗試滿足飛碟迷、神秘學愛好者的胃口與期望。
2022新賽制下充滿不確定性,韋斯塔本與鐵定今季完後退出F1的本田如果在今季未能圓夢的話,在2022大洗牌後勝算可能更低。但,你會想今季的F1結局是用這種方式決定嗎?
多少年已經過去,提著強力電筒劃開黑暗的那一對男女依然深深印在很多人的腦裡。
在興趣與貧窮線之間糾纏 16 個月,拖延到今時今日,Disney+ 終於降臨,屬於 FOX TV 遺產的全批 X 檔案以高清姿態從新上線;而我呢?還是在看著自以為是珍藏的 DVD。
「首創男譯者翻譯傑西,女譯者翻譯席琳」——有人告訴過出版社嗎?「愛在系列」Céline的對白有很多出自Ethan Hawke手筆,而Jesse的大量對白其實又是Julie Delpy的創作。
港、台合拍劇《第三佈局.塵沙惑》不打開猶好,一開始看就停不了,一連5晚,每晚3集,全套15集就此KO。
消費券為我省下一餐午飯的錢,就拿著這些錢往書報攤買雜誌。
那是一個我會買singles的年代。
佩雷斯話歐超聯已經籌備三年,就當是2018年初的事,2018年發生過甚麼?
Drive to Survive 3本來有一些更難得出現的素材有利突破,但感覺上製作團隊仍然未有好好把握,只是照辦煮碗地再製作了10集賽車紀錄片出來。
出土文物的表表者,古有「莫道石人一隻眼」,今有黃修平《狂舞派3》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