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劣質的口罩都是一個口罩形狀的東西,如果我只是去一些很低危險(性)的地方……我這樣戴就可以了。
化學博士”K Kwong”鄺士山接受傳媒訪問
西方主流所持的「外科口罩應留給醫護人員使用」論調不無道理,但不幸地這句說話給引申成「因此平民不需要(戴口罩)掩著口鼻做人」,大家沒有了基本保護自然 gg 了。到後來,我傾向認為歐美政府是有見外科口罩存量不足,才出口術維持相關論調。再發展下去,西方醫學界終於發現你阿媽係女人,有些政府終於訂立「乘坐交通工具要戴口罩」之類的規定,但難道下車了就不會有被飛沫噴中的危機?莫非你相信在看見有人打噴嚏後可以在電光火石之間築起防護網?



疫症由(官方確認)爆發至今已有 3 個月,對口罩的需求沒有止息,甚至可預計到會變成長期用品。本來每天要棄置一個外科口罩,我已經是於心不忍,加上港式民間 flatten the curve 漸見成效,在平衡基本保障、便捷、環保等多方考慮之下,自然開始會想為自己選購一些可換濾芯、可重用的布口罩。深水埗大南街、基隆街一帶本來已匯聚了皮革店、縫紉店等新舊手工作業,現在病毒一聲令下,賣布的、車衣的、修理衣車的實行來一次梁山聚義,群起趕製布口罩應市,再加上避疫太久而湧出來的顧客群,深水埗的民間口罩生產線就此在逆市中發圍。


在大南街附近走過兩趟,觀察所得是:
- 布口罩(售價大約港幣 20 至 25 元)就僅僅是布,如果不加入濾芯的話須緊記布口罩只提供了很基本的遮擋功能。
- 用狀似平時給襯衣、雨傘用的布料製成的布口罩固然「得啖笑」,但據一些店家張貼的告示內容所見,原來會有一派賣家走向另一極端用上防水布,這又會給用家帶來另一種生命危險。(以我自己做過的活體實驗,不論是被公認次一等的印尼製外科口罩、一般外科口罩,以至 N95 口罩,當連續使用 3 小時後我便會因長期不夠氧氣而開始出現嚴重頭痛,假如用上防水布實在不敢想像)
- 口罩濾芯的靈魂是「熔噴布」,但就算是標明的熔噴布也可以五花百門,例如有沒有額外加入靜電層便在效能上有很大差異(靜電層可以吸住粒子)。我在深水埗巡察期間買下的「熔噴布」,每包 1 碼售港幣 12 元,店家已在店門外張貼樣布供客人試摸,還附上了測試證明文件。買了一包回家嘗試貼在屏幕看看有沒有帶靜電,卻甚麼反應也沒有。
- 必需重申:當已知將要進入醫院之類的高風險場所,還請轉回使用外科口罩。

當我買好了材料、布口罩亦使用過一星期了,香港大學微生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才說香港政府將全民派發可重用 60 次的(非醫學級別)口罩。雖然理性上明白重重認真驗證總需要些時日,但現在大家恐怕只會關注口罩與抗疫基金哪個會先到手,和根正苗紅的廠商可以淨賺幾多公帑。

後記:2022 年再到深水埗,已經再難發現有布口罩出售,殊甚可惜。
相關文章:
一包口罩的故事
只不過疫症維時多久誰也說不準,當全香港都在搶口罩而你卻在坐食山崩,難保終有一天輪到自己彈盡糧絕。眼見人龍尚未成長,平日絕不願意為求一餐溫飽而排隊的我便又跟著排了起來。
一則廁紙的故事
在這晚,我們拖了兩大條廁紙一起去看電影。
一人在家中感到侷促:李克勤筆下的九十年代
「呢位先生幾多位?」家下多過4位要分檯坐添呀。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