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 Spiegel Nr. 39/2019

Wolfgang Schäuble, Focus Magazin, Der Spiegel, Goethe-Institut Hongkong, 歌德學院圖書館雜誌架的兩本最新雜誌(Focus+Der Spiegel),剛好都刊登了與德國聯邦議會主席Wolfgang Schäuble(CDU)有關的舊照片和訪問,相映成趣。

話說回來,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在工作天的日落之前造訪歌德學院。透着不刺眼的夕陽,可以慢慢翻閱期刊雜誌,就連旁邊的另一位訪客也不禁取出手機拍攝當下的情景。

回望我們的過去,是不好的,但我要重申:這不是德國特有的問題,試想想議會之母英國,還有美國!這也是我所擔憂的,只能說:我們必需要做得更好,然後才可以起到作用,民主會比我們所想能想像得到的更要好。舉世正注視着普京,他曾說過自由民主政制已踏上末路,大家都想知他是否看得準。但是我相信,儘管曾有過錯誤,但是從過去兩千五百年來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得出的見解會是正確的。不論是阿拉伯之春、香港、還是俄羅斯,都會很希望像我們般生活。只有我們在懷疑自己的模式,是的,為甚麼我們不做得更好?

Wolfgang Schäuble, Der Spiegel Nr. 39/2019

你當然可以不同意他的說法、覺得他胡亂吹噓、沙文主義……那我再翻下去看看這篇--

這篇的重點句不用翻譯,因為是來自一條已被《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自己刪除的微博:

這個國家並不脆弱。建議還是要在我們的社會和網外之間多留出一些縫隙。

但是大家都只報導他投訴國慶前網絡監控太嚴以致影響工作、不足三小時便又刪文,卻沒有人提及以下的一節小插曲:

「我不想製造麻煩。」但他很快又刪除了這句回應。

暫時所見就只有《明鏡》發現到這句,唯有使出翻譯再翻譯了,實不能確定原文應該會是甚麼模樣。


The First Slam Dunk觀後感

時至2022年末,《男兒當入樽》電影版“The First Slam Dunk”終於在日本率先公映,進入2023年初,電影亦可以與香港觀眾見面。如果真的要彌補遺憾、要在兩小時內說好故事、要在歷史的長河裡多找一個錨點、是要選定2022年的話,“The First Slam Dunk”應已算完成了任務。

貓之吸

話說,我不相信我們可以單向地「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