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將盡,卻傳出23歲門將新星紐布拒絕與史浩克04續約,季尾免費離隊。多家傳媒立即跟進報導,直指紐布下一站就是拜仁慕尼黑。(更新:拜仁慕尼黑在2020年1月4日公佈紐布轉會消息。)
Die Fantastischen Vier – Danke
來到2019年,人已變成「數字筲箕」,別跟我談甚麼回顧上一個十年、對2020年代有甚麼期待。但是的確有一首歌陪我走過了2010年代。
德乙有個VARio Gomez
高美斯接受訪問時曾高呼「這已經是第6次了」,有不少英媒硬譯這句而誤報成「高美斯被吹走6球」,但高美斯當時是指整隊史特加而言,不是只談自己。
敗走俄羅斯2018(下)
尚記得當我們乘坐的Ural內陸機降落索契機場時,機艙傳來成功着陸的掌聲。兩天之後我們重返莫斯科Domodedovo機場,旅行社老闆要處理其他同在俄羅斯的香港球迷所遇到的問題,趕忙離開了,接下來留在莫斯科的日子我們開始切換回自遊行模式。
達斯拿專訪(下)
達斯拿在訪問中談論到轉會巴黎聖日耳門的風波,和自己在PSG的近況。
致「致自由」的《返校》
《返校》不厭其煩地直白道「致自由」,若非遇上香港當下的處境,實在未必有機會在戲院看驚慄片時會聽到背後不只一把的低泣聲。
達斯拿專訪(上)
“Draxler”我當然想譯成「格斯拿」,但亦當然不會有人理睬,唯有取其中庸繼續叫「達斯拿」。如又果當初大家肯跟規矩將“Deisler”統一叫作「戴斯拿」而放棄受英文干擾的「迪斯拿」,現在便根本不用費神解釋「戴斯拿」究竟是指“Deisler”定還是“Draxler”。
敗走俄羅斯2018(上)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如果單單一句「不提也罷」便帶過,我是心有不甘的,因為我真金白銀掏了腰包入場觀賽,既是我第一次入場觀看德國隊踢正式賽事,也很自然是我的第一次入場觀看世界盃。
拜仁慕尼黑翻身的5個看點
現在尼高高華已經不是拜仁的教練,位置由他的助教費歷克接任。費歷克坐正後即時調節了拜仁的速度,就算不能完全複製利物浦的踢法,至少能踢得出有少許像。
基拿比成為德國鋒線的樞紐
基拿比說:「當我身處場外,就等如有一顆寶石坐在板凳上。」
安基與戴斯拿
十年前電視機播放着安基自殺身亡的消息,我即時想起戴斯拿,他大概是懂得放手才撿回一命。
一份寫足20年的讀書報告--寫於柏林圍牆倒下30年
出於時代的召喚,再次讀畢才驚覺柏林圍牆倒下30年的紀念日快將到來。
台北的奇蹟——西德不見經傳的女足世界冠軍
這一段往事不會載入西德女足史冊上,而整個錦標賽對於仍在解嚴時期的台灣亦饒富深意。
Wings of a Dove
I would hurry to my place of shelter, far from the tempest and storm.
柏林打比--這麼近那麼遠
每一個打比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男人三十
三十歲時的你在做着甚麼?有人已經退了下來轉換角色,有人則在尋求延續原有的生活。
粵研李克勤
這一剎,情一縷,影一對,人一雙,
哪怕熱熾愛一場。
德國2019年的三後衛陣式
路維的戰術,又或者所謂的「比賽哲學」,似乎又來了一次巨變。
德國行豬運--寫於舒韋恩史迪加引退之時
2019年10月8日,舒韋恩史迪加宣佈退役。
萊斯,和萊斯
多蒙特聯賽連續兩場被追和、德國隊跌跌撞撞,兩隊都與一位若隱若現的球星有關,他就是萊斯。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