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就像把一大堆隨機出現的點連成線、砌成心目中想要的模樣,但現在反而會覺得,你儘管不需要完全取信,但你在研究、整理的過程中涉足大量的天文史地知識,總會有所得著。
The X-Files: My Personal Reboot (4) X檔案的基因變異
《X檔案》既要將科幻、懸疑、驚慄、冒險一網打盡,最好使好用的黏合劑莫過於人情與幽默感,尤其是莫霍斯的那些。
Drive to Survive 4:用測不準原理看F1
Netflix在開拍Drive to Survive 4時更見鋪天蓋地,他們的鏡頭已達到無處不在的地步。紀錄片原意為了捕捉當事人最真實反應的一刻,但當大小場合都出現了攝錄機這部探測儀,到底還有誰是在飾演自己?
The X-Files: My Personal Reboot (3) 上世紀留下來的三個字——衰認真的X檔案大電影
至少現在會明白,《X檔案大電影》未必是想說服大家「南極UFO」真有其事,但它確實是在嘗試滿足飛碟迷、神秘學愛好者的胃口與期望。
阿布札比大劇場——再談F1的核心價值
2022新賽制下充滿不確定性,韋斯塔本與鐵定今季完後退出F1的本田如果在今季未能圓夢的話,在2022大洗牌後勝算可能更低。但,你會想今季的F1結局是用這種方式決定嗎?
The X-Files: My Personal Reboot (2) 那兩位會用強力電筒的聯邦探員
多少年已經過去,提著強力電筒劃開黑暗的那一對男女依然深深印在很多人的腦裡。
The X-Files: My Personal Reboot (1) 重播與重啟
在興趣與貧窮線之間糾纏 16 個月,拖延到今時今日,Disney+ 終於降臨,屬於 FOX TV 遺產的全批 X 檔案以高清姿態從新上線;而我呢?還是在看著自以為是珍藏的 DVD。
寧願的錯過:愛在三部曲 25 週年珍愛典藏版
「首創男譯者翻譯傑西,女譯者翻譯席琳」——有人告訴過出版社嗎?「愛在系列」Céline的對白有很多出自Ethan Hawke手筆,而Jesse的大量對白其實又是Julie Delpy的創作。
量子糾纏.塵沙惑
港、台合拍劇《第三佈局.塵沙惑》不打開猶好,一開始看就停不了,一連5晚,每晚3集,全套15集就此KO。
只怕給瞬間遺忘 花光心血是我是我
消費券為我省下一餐午飯的錢,就拿著這些錢往書報攤買雜誌。
關於 I Want It That Way,我想說的是……
那是一個我會買singles的年代。
《歐超聯之亂》編後感
佩雷斯話歐超聯已經籌備三年,就當是2018年初的事,2018年發生過甚麼?
Drive to Survive 3:照辦煮碗帶更多來錯過
Drive to Survive 3本來有一些更難得出現的素材有利突破,但感覺上製作團隊仍然未有好好把握,只是照辦煮碗地再製作了10集賽車紀錄片出來。
狂舞派 3 ——上天埋下的獨眼石人
出土文物的表表者,古有「莫道石人一隻眼」,今有黃修平《狂舞派3》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後——山下的蟻民可以做甚麼?
來到今天,自詡為名門正派的圍攻光明頂,昔日的小媳婦都變了當家婆,蟻民除了食花生,按理總還有些實質行動可做,例如造訪一下小弟臨時開設的personal版MeWe。
老點能打救你
Your gift, is – also – Gift für mich.
笑容的假與真
前幾天在網上搜尋資料,找到一篇八卦文章在研究台灣藝人誰在鎂光燈前後都一直只在假笑。
F170尋回的核心價值
F1 70th Anniversary Grand Prix神奇地把F1本來最引人入勝的元素一次過找了回來。
香港報章處理德國球員譯名的常見現象
接受譯名不完美,但請在做決定前先盡所能查清楚。
我數到十.就爆炸
最近在午間路過一家食店,店員的招徠語句是:「堂食不用搭檯、外賣減十元。」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